蚌埠“医养结合”擦出新火花
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也让越来越多的家庭面对不小的挑战。从家庭养老到社会养老,养老模式正在悄然改变。
缩短养老中心和医疗救治间的间隔;勉励社会力气进入养老行业;初步建成医养联合服务系统;增强康健监测,实现家庭大夫精准服务……近年来,我市正多措并举,连续改善老年人养老和就医情况。经由过程下层医护团队、家庭大夫签约团队、医养联合机构团队力气“三队合一”等方式,给老年群体提供更多医疗照护,将医养联合的服务“触角”伸到了老年群体身边。
截至2023岁尾,蚌埠市户籍总生齿385.2万人,此中60周岁及以上生齿70.53万人,65周岁及以上生齿52.34万人,分离占全市总生齿的18.31%、13.59%。为了给他们提供便利可及的专业康健养老服务,近年来,我市赓续摸索,慢慢建成医养相联合的多条理养老服务系统。

“医养”牵手 “救”在身边
“在那桃花盛开的处所,有我可爱的家乡,桃树反照在清白的水面……”方才走进市二院康复养老中心,就能听到运动走廊上一阵欢快的歌声,一群老年人围坐在一路唱歌。室外烈日正盛,室内倒是清冷一片,乐声婉转,领唱的是本年86岁的刘爷爷。在“唱歌组”不远的年夜厅、运动室、图书室里,还有白叟在看电视、做手工、看书……这里是一座开在病院里的“养老院”。
养老中心的楼下便是病院的老年医学科、老年呼吸科和康复医学科,这里强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连接,建成了这个“在病院之上”的养老中心。如斯一来,白叟急病出一道门,下楼就能进病院。
“我老伴年事年夜了,心脏、肺、眼睛都不太好,以前每个月都要进出病院好几回,我们住在这里养老,比在家里便利多了。”快要70岁的王莉伉俪二人,从这个养老中心一开张就一路住了进来。
8月14日正午,夫妻二人一路到食堂用餐,土豆烧牛肉、肉圆子、清炒生瓜、青菜鸡蛋汤,饭菜软烂、口胃清淡,得当白叟。饭后,两人午休半晌就来到棋牌运动室,生涯有纪律又不乏意见意义。有大夫、护士的专业诊疗,还有个案治理师、康健治理师、生理咨询师的通知,护工、自愿者、社工的热情服务,王莉伉俪住得很扎实、很安心。
“他的一些老缺点常常是要办住院治的,比拟麻烦,如今病院就在楼下,按个铃,照顾护士员就能凌驾来,推着床直接下楼,5分钟都不要。”王莉说,前段光阴,她的老伴突然血压升高,头晕,王莉在房间里赶紧按铃,照顾护士员立即推着白叟下楼开展救护,直接吊水,白叟的血压很快就规复了正常。
“病院给我们开设了‘绿色通道’,养老中心的白叟都可以直接住院。”王莉说,老伴以前每个月要去办住院治疗眼底黄斑病变,现在,只要到了每月的治疗光阴,照顾护士员直接把他推下楼住院治疗即可,异常便利。假如遇到不太繁杂的环境,大夫会直接到房间里来会诊,老伴连房间都不消分开就获得了实时诊疗。
和以前的养老院模式相比,“医”的参与晋升了白叟的康健程度和生涯质量。尤其是紧迫环境下可以就近获取医疗资本,实时救助白叟,也让后代能加倍安心。
“整栋年夜楼共11层,此中5、7、8、9、10层全体是养老中心,今朝7、8、9层全体对外开放,下个月10层也要对外开放了。这个规划是颠末深图远虑的。新院区设计施工时,我们院就做了提前考量,留出了用于摸索医养联合的空间。”市二院养老中心卖力人沈寅隆先容,每层楼的功效都纷歧样,服务分歧的老年人群,分为自力生涯、帮忙生涯、专业照顾护士、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区。即便赓续扩展开放区域,但仍旧求过于供。
为摸索医养联合养老新模式,蚌埠市第二人平易近病院在全国三级公立病院中首创将国际尺度CCRC(综合性持续照顾护士退休社区)模式与中国医养联合模式交融,引领医养、康养、护养、文养、食养五位一体服务模式。
另外,从白叟和家眷的现实需求动身,这个养老中心还推出了“喘气照护”养老服务,对付刚治疗出院或是保姆暂时离家这种家人无法照顾的白叟,只需携带根本的生涯用品,即可“拎包入住”。哪怕只住1天也可,由于是依照现实入住天数结算用度。
在这个养老中心,记者看到老年人在这里可以参加异常丰硕的运动场景中,乒乓球室、字画阅览室、瑜伽健身馆、棋牌室、中医摄生馆、怀旧小卖部、“勿无私”咖啡馆、影象博物馆、复古剃头厅、影象照护室、生理咨询室、党建运动室等多种主题及休闲娱乐场合,这里更像一个老年人的“游乐场”。
沈寅隆奉告记者,这里树立了安徽省首家“医康养护”交融的阿尔茨海默症专护区,“勿无私”已经成为一个着名服务品牌。这里为患有认知障碍老年人提供医疗、照顾护士、文娱、康复、养分等全方位的照护服务,经由过程感官疗法、活动疗法、音乐疗法等,最年夜化晋升失智老年人的生涯品德,延缓影象阑珊过程。
“医康养”交融,守护“斜阳红”
“我们有500张床位,如今入住了300多名白叟,此中80%都是失能白叟。”市康复病院康复治疗部功课治疗组长、康复治疗师段天葳说,失能、半失能白叟的康复治疗和看护问题,对通俗的家庭来说是年夜难题,这部门白叟不仅必要“养”,更紧张是医学康复,身材各项性能必要规复功效,身材、生理都必要获得专业的照护,而这些是通俗家庭难以完成的。
“后代亲自照料,身心俱疲,还纷歧定能照料好;交给养老院,也不宁神,怕白叟受委曲。”段天葳说,为了破解失能白叟家庭的这一痛点,市康复病院了开展康复为主的医养联合模式,成为全市首批独一一家三类试点的康复病院。
涂山脚下,走进市康复病院的康复治疗年夜厅,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器、上下肢活动康复训练器、神经肌肉刺激仪、中频治疗仪、超声膝枢纽关头治疗仪、电动起立床、功率自行车等先进康复训练装备一应俱全,为白叟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总诊疗区域面积达 2000 余平方米的康复治疗年夜厅今朝已开设 11 年夜治疗科室,年夜厅里就像一个“训练场”,分歧康复需求的老年人在这里进行各自的康复训练项目。PT(活动治疗)、OT(功课治疗)、生理言语治疗、针灸治疗、按摩治疗、机械人物理因子治疗、康复辅具适配等同时进行。 “姨妈,您试着握住这个手柄,去反抗这个阻力。”在康复治疗年夜厅,74岁的刘密斯正在康复师的指示下做手部康复训练。“刚来的时刻右半边身子基本没法动,如今居然能走了,没想到还能站起来。”白叟眼里泛起欣慰的泪花。
客岁11月,刘密斯来到该院康复治疗,其时右侧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1,连坐都不行,只能卧床,颠末三个阶段的周全体系康复训练,现在,刘密斯已经可在扶持下步辇儿。
主要面向疾病规复期康复、后遗症期改善、慢病期照顾护士等中老年患者,赞助他们在疾病后功效、才能、脚色上的规复,经由过程康复手腕可以让他们回归家庭和社会,进步患者的生涯质量。
“仅靠单一的治疗方式已经不克不及满意老年患者的医养需求。我们从老年人的养护需求动身,将原先碎片化的服务‘打包’提供。”该院相关卖力人奉告记者,除了给入住的老年人配备临床履历丰硕的医护职员和康复医师及康复治疗师团队,在对老年人生涯照顾与精力慰藉的根基上,病院推进中医、康复、保健、照顾护士等多元化康健服务在养老范畴的深度交融,面向疾病规复期康复、后遗症期改善、慢病期照顾护士等中老年患者,赞助他们在疾病后功效、才能、脚色上的规复,经由过程康复手腕可以让他们回归家庭和社会,进步患者的生涯质量。
老有所养,幸福有“医靠”
近年来,我市摸索树立医养联合新格式,经由过程“部分联动、交融成长、转化服务、周全笼罩”模式,慢慢完美“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养医签约、居家巡诊”的医养联合类型,实现医、养、康、护有用连接的服务新格式。今朝,全市现有医养联合机构28家。
“我们市把医养联合纳入经济社会规划和养老服务成长总体部署,从强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连接、加年夜当局支撑力度、优化保障政策、增强步队建设等方面提出多项步伐。”市卫健委中医药成长服务治理科卖力人王健先容,医养交融成长成为“康健养老”的紧张道路,下一步,我市将紧紧把握医养联合成长年夜势,以市第二人平易近病院“医养联合”全场景医调理老服务模式为蓝本,年夜力成长公立医疗机构举行养老服务事情。
今朝,我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互助协定签署率达100%,建成20个尺度化屯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积极增强康复病院、照顾护士院(中心、站)和安定疗护机构建设,今朝已建成照顾护士院8家;第四人平易近病院已经由过程老年病院评审,定名为蚌埠市老年病院;与市医保局结合,肯定6家机构开展安定疗护事情。积极推动养老机构照顾护士型床位建设。截至2023岁尾,全市共135家养老机构,总床位1.17万张,照顾护士型床位1.13万张,占比96%。
“医养联合的实践后果显示,确切能为白叟解忧,也为其后代解难。”王健表现,我市在赓续增强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才能建设,今朝已胜利创立省级优质医养联合示范机构3个,示范中心11个,蚌埠市老年康复病院还胜利创立国度医养联合示范机构。2020—2022年,我市持续三年开展医养联合机构服务质量晋升运动。
“医+养”,守护康健晚年,离不开人的支付、人才的造就。近年来,我市增强医养联合范畴人才造就,勉励领导通俗高校、职业院校增设康健和养老相关专业和课程,增强医学人才、养老服务与治理人才造就。今朝已有2家院校开设康健和养老相关专业和课程,在校人数1200余人。相关部分支撑医务职员经由过程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立案轨制,到医养联合机构执业。推动养白叟才造就,订定《蚌埠市进一步增强养老服务人才步队建设的多少意见》,累计培训养老服务管护职员、家庭照护者、为老服务自愿者约1.3万人次。
(起源:蚌埠日报 首席记者:陈瑶 编纂: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