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就是日常生活对你的考试
才一点点小境界就动心,这不行,奶名小利起欢喜心,小小不快意,心裡就气愤。古圣先贤给我们讲得很清晰,贪瞋痴慢疑是统统病根,怨恨愤怒烦是统统病的缘,你要把这个因跟缘断失落,果报就没有了。谁来护持你?诸佛如来、龙天善神。还起心动念这怎么行?念经人工夫还没成绩,这些境界每天都来烦扰,为什么?它就不愿望你成绩。真正学佛的人是怎么对于?有,不是没有,许多。你能说锅漏匠没有吗?修无法师没有吗?刘素云跟她姐姐没有吗?转头想想我们本身,也有。怎么对于?这遇到了,欢欢喜喜,接受测验,就经由过程了。一句阿弥陀佛,顺境,好,阿弥陀佛;窘境,好,阿弥陀佛。为什么?顺境考我,它让我生欢喜心,让我起贪恋,我一句阿弥陀佛把它送归去了;窘境来考我,它愿望我生懊恼,它愿望我怨恨,我也欢欢喜喜戴德,阿弥陀佛,把它煺去了。妙绝了!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哀求弥陀本愿威神加持我,不受外境滋扰。我们懊恼习惯太重,这些话、这些事得每天提示。以是我本身的履历,这六十年没有分开经论,这我最年夜的受用。我要分开经论,表面这些诱惑,顺境、窘境我逃不外,会起贪婪,窘境会起怨恨。端赖经论永劫间的薰修,每天读,每天薰,每天薰习,以是关关经由过程。从这裡头汲取履历,履历愈丰硕就愈从容,什么样的寻衅都不怕。并且什么?迎接你寻衅,便是不怕测验,迎接你来考我。每经由过程一次测验,本身就晋升一个阶级,这确定的。很深的经典,初学的时刻,一遍两遍、十遍八遍,印象都模煳,可是几十遍下来之后,它清晰了,照样这本书。也便是说前面十遍二十遍没看懂,后面愈来愈清晰了。同时,在日常生涯傍边,分外是处事待人接物之处,颠末这些磨练,再看这个经文,明确了。在这裡我们就深深体验到,世尊呈现于世只有一个目的,只为一桩工作,赞助统统众生离苦得乐。离毕竟苦,那便是六道十法界,你可以或许解脱六道十法界,这叫离毕竟苦,从此以后再不受苦了。没有分开六道,要受年夜苦;没有分开四圣法界,受小苦。四圣法界苦很少,不从容,没见性,没有才能环游十方统统诸佛剎土,没有这个才能。超出十法界有这个才能,这真正叫从容!亲近统统诸佛如来,哪个不肯意亲近,个个都想亲近,一尊佛都不漏。可是,博地凡夫往生到神仙世界就有这个才能,这个才能不是本身修成的,是阿弥陀佛加持的。对阿弥陀佛能不戴德吗?知恩报恩。为什么不戴德?你不知道,不知道阿弥陀佛的恩义,不知道阿弥陀佛对你有多好,不知道。固然不知道,乃至于违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对你的慈悲关心照料没有削减一分,这还得了!若何报恩?念经往生便是报恩。本身有信念,有志气,人家能站着往生,我为什么不克不及站着?人家能预知时至,我为什么不克不及?你要问这个塬因,你就问面前目今考你的境界,来恭维你,来讚叹你,来捧你,你有没有欢喜?你这一欢喜,失败了,不合格。人家来诋毁你,来摧残浪费蹂躏你、谗谄你,有没有怨恨?还有怨恨,又失败了。关关测验都不合格,怎么能报佛恩?要知道修行什么?修行便是测验,便是加入测验,分分秒秒都在加入测验。关关都经由过程,你说你多欢喜,叫法喜充斥;关关通不外,这个惆怅。惆怅没用场,回过头来老实念经。我念经、拜佛、读经、听讲,很快你就会开悟。为什么很快?你是用至心,就快了;还用妄心,那就难了。至心做人亏损,是的,宛如是亏损了,现实上一点亏没吃,佔了年夜廉价。这至心哪有亏损的?亏损不是至心。以是我们其实说,便是个妄念造成许很多多的障碍,这妄念。妄念是从第六识、第七识来的,第七识的执着,第六识的分离。
文摘恭录二O一二《净土年夜经科註》
